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9月25日讯(通讯员 朱志强)秋分过后,天气转凉、温差增大,感冒、咳嗽、过敏性鼻炎、腹泻等疾病进入高发期,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,如何科学应对秋季健康挑战?

永兴县中医医院内一科主任史裕忠:“既要润燥,还要注重保护胃肠功能,避免湿气困扰。对于过敏性鼻炎,可用指腹按揉迎香穴3至5分钟,能有效疏通鼻腔,缓解症状;对于秋季腹泻,可采用食疗方法,如选用茯苓、山药、炒薏苡仁、粳米、百合一同熬粥温服,可改善腹泻症状。”
中医认为秋分后“燥邪当令”,易伤肺津。呈现“燥湿交织”的特点,燥气会让人们感觉口鼻干燥、咽喉不适,湿气又影响人体脾胃功能,导致感冒、咳嗽、过敏性鼻炎和腹泻等疾病高发。


此外,秋季昼夜温差明显,心血管系统面临考验。当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时,人体的血管会随之收缩与舒张,不仅会增加心脏负荷,更易引起血压波动。对于已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,血压波动会增加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发生风险。
永兴县中医医院内一科主任史裕忠:“防护重点在于应对“温差”。可采用“洋葱式穿衣法”,多层薄款、随时增减,尤其注意头、颈、背、足等部位的保暖。平时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规律服药,重视清晨血压的测量。一旦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,应及时咨询医生,科学调整用药。”
责编:陈葭
一审:陈葭
二审:曹向阳
三审:楚娟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下载APP
分享到